聂光辉:负电价机制会不会被引入中国电力市场?-聂光辉频道
不花钱就能用上电,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我们知道电是商品,用电付钱似乎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如果说不花钱就能用上电,甚至会能得到一部分补贴,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么想的人一定是疯了。在详细阐述之前,为了避免专业性的词汇带来困惑,先简单介绍两个名词含义,那就是零电价或负电价。所谓的负电价是指电力市场供大于求,在最终的市场结算过程中变现为负值的现象,零电价,顾名思义就是在结算过程中最终值表现为零值。在中国,目前还没有零电价或负电价现象,业内人士将其归结于中国的电力市场交易尚未形成。随着中国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业内人士开始讨论是否应当引入负电价的机制。
负电价现象及对未来能源构成的影响
负电价机制,就是允许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竞争过程中为了将多余的电量消纳,以一种补贴的方式奖励给客户。这一补贴所产生的成本小于发电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而削减发电量所带来的技术、安全、人力等综合成本。目前,出现负电价现象的主要集中在电力市场中的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还没有出现过负电价现象。
德国是较早引入负电价机制的欧洲国家之一。其原因可能是德国的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较高,诸如风电、光伏等,其本身固有的发电特性导致其发电量的波动性较大,为达到可控的成本较高,而通过负电价机制引导中间商采用适当的方式鼓励终端用户在发电量充裕的情况下多用电,不足的时候少用电。
负电价实际上也可再生能源争取生存空间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为了争取更大的发电权。中国的风能、太阳能等发电产业中有部分企业为了寻求发电权,曾经讨论以放弃财政补贴优惠政策来换取更大的发电权,但由于当时的电力体制的限制和相关政策的限制,未能如愿以偿。不过可以断言,未来负电价一定是可再生新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在发电领域较量的重要砝码之一。
负电价机制会不会被引入中国电力市场?
负电价机制会不会被引入到中国电力市场,各方博弈也是暗流涌动。确切的讲,中国的电力市场正在一步步建立,事实上是全球能源供需系统在逼迫着中国电力市场向前迈进,原因在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比传统化石能源匮乏更为可怕的是局部能源的过剩问题,我们知道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的煤炭,大肆开采以及无序盲目投资使得在表现为严重过剩的的情况下,扭转产业格局的代价将是巨大的。未来的能源市场,一定是全球能源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竞争日益加强的情况,甚至世界能源的格局将可能从以往的能源掠夺转变为能源输出为主。负电价机制无疑比中国现有的电价机制更有竞争力。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被认为是给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打了一针兴奋剂。不过,从《办法》中也能看出,在当前中国电力市场格局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要想做到旱涝保收,只管发电,恐怕是不可能的。未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出现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销售,另一种就是竞价上网,实际上就是将其逐步和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放在一起比较。
负电价现象是否意味着能源的零边际成本时代的到来?
其实,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一般群众,都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零边际成本情有独钟。回归到边际成本的概念,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机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零边际成本即认为这一成本增加量为零。对于电力市场中出现负电价现象,部分人士认为这是可再生能源零边际成本的前奏。按照能源的边际成本理论,由于可再生能源比传统化石能源所拥有的优势,长期观察,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比重的增加会削减能源使用的成本。不过当前,可再生能源要想在电力市场中获得诸如传统化石能源那样的优势,首先要先承担起保障电力系统稳定的责任或者付出些代价,而且负电价现象还只是出现在部分国家的批发市场中,电力零售市场是否会出现负电价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http://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2951999